加山夏子在线_尤利娅版和子同屋的日子2016年_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都想做好韩剧最后结局,治疗室护士,电影建党伟业在线观看

投資者如何防范證券投資中的法律風險

一、切勿輕信“炒股博客”

   當前,各種各樣的“炒股博客”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少財經網站還設有各路開博者的炒

股文章,并按點擊量排名。大多數“炒股博客”都是以“昨日大盤指數上漲多少多少,符合自

己的判斷”為開場白,隨后便推薦個股,甚至說出目標價和時間,每天都有更新,有時候盤

中也會更新。投資者如果盲目跟隨“炒股博客”炒股的話,會存在以下幾方面的法律風險:

1.“炒股博客”的博主大都未取得證券、期貨投資咨詢從業資格,或者雖然取得證券投

資咨詢從業資格,但是未在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機構工作,按《證券、期貨投資咨詢管理暫

行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其通過“炒股博客”薦股的行為屬于非法證券投資咨詢行為,投資者

盲目跟隨“炒股博客”炒股,其權益難以得到法律的保護。

2.“炒股博客”可能成為“莊家”操縱市場的工具,如果股民盲目把從“炒股博客”上獲取的

所謂“專家意見”當成投資依據,只會大大增加投資風險,并有可能血本無歸,最后往往成為

那些別有用心者獲取不正當利益的“祭品”。

二、委托民間私募基金炒股要謹慎

    不少新股民對股票一竅不通,就產生委托民間私募基金炒股的想法。民間私募基金常常

以咨詢公司、顧問公司、投資公司、理財工作室甚至個人名義,以委托理財方式為其提供服

務。

    投資者通過民間私募基金炒股的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民間私募基金

本身并不是合法的金融機構,或不是完全合法的受托集合理財機構,其業務主體資格存在瑕

疵。二是民間私募基金與投資者之間簽訂的管理合同或其他類似投資協議,往往存在保證本

金安全、保證收益率等不受法律保護的條款。三是部分不良私募基金或基金經理暗箱操作、

過度交易、對倒操作、老鼠倉等侵權、違約或者違背善良管理人義務的行為,這都將嚴重侵

害投資者利益。

    因此,我們提醒投資者,委托民間私募基金炒股要謹慎,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防范法律風

險:首先,要盡量選擇組織機構正規固定、內部控制完嚴密完善、專業、誠信、有實力、業

績優秀的民間私募基金與基金經理。其次,投資者在簽訂委托投資合同時,應盡量詳細約定

自己的權利、限定私募基金的義務,同時注意避免法律不予保護的條款。即使是熟人之間,

也要簽署完備的書面協議。最后,要加強賬戶及密碼管理,投資者委托炒股時,最好通過自

己的證券賬戶買賣股票,且只將股票交易密碼告知私募基金經理,其他銀行密碼、證券公司

密碼等密碼自己妥善保存。

三、不要私自直接買賣港股

   目前,不少內地居民通過多種渠道私自買賣港股,“民間 QDII”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據了

解,內地居民私自直接買賣港股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內地居民利用“自由行”等機會到香

港開立港股證券交易賬戶,投資港股。二是由證券公司協助開立港股證券交易賬戶進行投資。

這些證券公司一般都是在內地設立代表處的香港券商,或者在香港擁有機構的內地證券公

司。

   然而,投資者在看到投資港股巨大的收益面前,往往忽視了其中蘊含的法律風險。

1.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除商業銀行和基金管理公司發行的 QDII(合格的境內機構投

資者)產品和經過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的特殊情況外,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都

不允許私自直接買賣港股。內地居民通過境內券商、其他非法經營機構或境外證券機構的境

內代表處開立境外證券賬戶和證券交易都屬于非法行為,不受國內法律保護。

2.中國證監會曾在2002年發出通知叫停非法炒賣港股的行為。證監會強調,禁止各證

券公司、咨詢機構以介紹、引導、組織等各種形式進行港股的代理和咨詢業務,隱瞞不報或

不立即糾正的,一經查實,證監會將依據《證券法》嚴厲處罰。此外,根據《外國證券類機

構駐華代表機構管理辦法》的規定,境外證券機構在國內設立的代表處不能在境內從事開立

境外證券賬戶、代理境外證券交易等經營性業務。

3.鑒于目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結匯方面的嚴格管制,內地居民想將手中的外匯資金直

接投資于港股并適時“回歸”,就不得不多番借用“地下通道”,人為增加資金周轉環節,而這

些中間環節的任一個出了問題,無疑都會給投資者造成重大損失,同時還可能會因為違反外

匯管理法律而受到行政處罰。

4.香港券商大小不等,難免“魚龍混雜”,有些小券商甚至隨時可能破產,或將內地投

資者資金挪用、卷走。一旦發生法律糾紛,投資者只能到香港去起訴香港券商。而內地投資

者到香港去打官司,難度和成本都非常大。

基于上述,我們鄭重提醒內地投資者,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應通過合法途徑(QDII)

進行港股投資,不要私自直接買賣港股,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和可能發生的經濟損失。

四、謹防非法證券投資咨詢機構詐騙

   近期股市行情火爆,有些非法證券投資咨詢機構趁機對投資者實施詐騙活動。

深圳有關執法機構近期聯合查處了羅湖和福田兩區8家非法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的非法經

營行為。這些公司未取得中國證監會核準頒發的相關資格,卻通過電話、電視和網絡等方式

大肆向全國各地做廣告,宣稱推出了新的理財方式,會員無須繳納會員費,只要將自己的資

金帳戶、證券帳戶及交易密碼告知公司的業務員,公司就可代會員進行股票買賣,聯合坐莊,

保證每年100%或者更高的收益,盈利后按約定的比例收取咨詢費用。有的公司已發展了上百

戶會員,涉案資金從40多萬元到500多萬元不等。

    深圳某某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就采用上述方式騙取了全國各地不少投資者的資金帳戶、證

券帳戶及密碼,總額數百萬元。該公司取得投資者的資金帳戶、證券帳戶和密碼后,會以對

坐莊個股保密為由,立即修改密碼,然后將賬戶中的股票全部賣出,或將資金全部轉走。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提醒投資者千萬不要輕信上述非法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的“美

麗”謊言,增強風險意識,謹防上當受騙。